Type: Symposium
Column Mode: Horizontal
Column Mode: Vertical
Enable Facebook Plugin: No
作者:許迅(香港設計師協會行政總裁

 

2020年秋,獲邀擔任一個創意工作坊的導師,用自己熟悉的媒體去回應香港人很陌生的題目 — 正向思維。還記得第一課所接觸的統計數據,雖然滯後,但城市人的情緒困擾確比我們想像的嚴重得多。慶幸當時自己的心靈黑洞仍未成型,藏起沈重心情,展開笑容(隔了口罩),開始。

 

WSC 1

 

一直都希望自己的教學可以從不同的工作坊和學生中得到啟發從而進化,所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教材及道具去營造新的體驗。這次主辦單位提供的道具,不但用心設計,而且實用性高,尤其對於要求多多的我,最好的教學工具就是不用花額外時間學習使用的工具,得心應手這種感覺太難得。既然設計得這麼恰當,就在應用上花了一些心思,運用設計思維去改良及嘗試了一些不同的用法,發覺它們的可塑性相當高。

 

 WSC 2  WSC 3


再好的硬件,缺乏互動也只是徒然,之前還擔心要花上好一些心力才可以跟學生熱身,而且課題亦不是容易⋯⋯幸運的是學生們十分積極配合,參與不同活動外,分組討論亦不乏質素,不禁令我思考如何於學界及社會中改善設計思維和社區創新教育,才可配合學生對社會的關心,有同理心出發造自己的設計。創意絕對是越年輕越優越,Ideation 的部份完全沒有擔心,文字、視像、音效、甚至動畫都喜出望外,問題是如何將它們梳理,使之成型。想到又做到不單止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加是在創作過程之中如何能夠評估可能性和可行性,這個亦都是設計教育一個很普遍的問題,設計思維應該在這層面上的幫助最大。

 

WSC 5

 

短短數堂做出來的設計,雖然不能算是驚為天人,但心思和心機都給教學及研究團隊帶來了一些啟發,特別感動的是學生從百忙的功課和考試之中抽空參與,而且努力完成使命,團隊和老師的協助亦令到設計得以順利誕生,疫情期間實在深感幸運,希望學生們將來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上,應用設計思維去找出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