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ymposium
Column Mode: Horizontal
Column Mode: Vertical
Enable Facebook Plugin: No
Slide:
  • images/content/programme/One-from-hundred-thousand/symposium/season3/gallery/Education_video.png,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fU8nt3-ds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fU8nt3-ds
Banner Photo / Video: Video
Vide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fU8nt3-ds&ab_channel=SoInnoDesignEducation

 

專長於永續設計和社區項目的產品設計師陳韻淇 (Kay) 早前帶領一班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學生進行啟迪創新習作工作坊,共同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社區墟市。在訪談中,Kay回顧了他們的創新歷程,並分享啟發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要訣。

 

I: 筆者 K: Kay

 

I: 今次工作坊的主題是什麼?

 

K: 這次和翁祐中學合作的工作坊主題是重新設計天秀墟,名為「天秀Hub」。天水圍是個很大的社區,而天秀墟亦佔地頗大。那它能否符合天水圍社區的需要呢?這是個很大的問號。隨著時代的改變,或者居民的人口和活動情況已經不同。我們便要重新審視究竟天秀墟可否有其他用途呢?這提供了一個給學生了解社區的機會。

 

在工作坊裡,我們教他們透過設計思維去想社區的需要: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需要什麼要素?附近的人、身邊的人對於社區現狀有什麼意見?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完成研究和調查後,他們才開始訂立目標,重新去設計天秀墟。之後他們製作實體模型,示範符合天水圍社區需要元素的墟市,以及有什麼服務和活動會在裡面發生。

 

I: 你和老師共同設計的課程內容是怎樣的?

 

K: 這次和翁祐中學的老師有不同的合作,當中比如有數學科的Raymond 老師。數學科其中一個單元是教統計,而裡面的內容就與問卷調查相關。另外,工作坊也涉及地理科,講述城市發展的議題;以及旅遊與款待科,講的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事業。

 

學生從工作坊深化這三個學科的學習。例如我們透過數學科裡面問卷調查的功課,將平常上課的議題滲入我們的工作坊裡面。變相當他們起初要去了解天水圍的問題和需要時,就可以運用平時學科所學的東西,除了令他們對工作坊的投入度更高,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科的內容與生活層面的連結。

 

systemmap

 

I: 你如何引導學生一步步地組織他們的想法呢?

 

K: 起初他們完成問卷調查,到開始構想解決方案時,其實都很迷茫的。因為他們對於方案怎樣在整個場地的系統運行仍沒有概念。

 

我們提供一個名為System Map的工具。那是一個系統上的製圖 (Mapping),這個製圖可有效地幫他們整合整個流程,並將系統中的元素,包括資源 (Resources) 、成果 (Outcome) 、又或者不同的人或物流等組織起來。

 

透過System Map,他們可重新整理方案。這些東西是要怎樣運行呢?會否有些環節是過於複雜呢?當中有沒有漏洞 (Bug) 呢?可否令運作成為一個循環,而非變成是一次性的事物 (one-off) 呢?System Map便可驅使他們以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構想方案。

 

I: 當同學構思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後,你有什麼方法引導他們有更進一步的思考?

 

K: 當他們有幾種不同的方案時,他們開始運用另一個工具 —— Idea Battle Cards,去評估他們的方案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可以引領他們去討論:整個設計構思的準則是什麼 ?方案的核心的是什麼呢?於是,Idea Battle Cards就讓他們重新思考他們的方案和目的 (Objective) 有沒有重大的關係。

 

完成評估後,他們通常會直接選擇一個方案。但是,他們也會開始發現其他方案亦有些優勝之處。那他們就會在不同的方案抽取他們覺得值得的、好的元素放回那個勝出的方案,將他們的方案再整合。這變相為他們提供一個改進 (Refine) 原初方案的機會,而整個過程亦促進他們的多角度思考。

 

Prototype

 

I: 當同學自覺想像力不足,你有什麼方法可以啟發他們的創意去實現方案?

 

K: 當同學計劃將方案整個放入空間時,其實他們是有點迷失的。這時候,我鼓勵他們儘量剪出一些形狀,基於這些形狀慢慢開始在那個空間作拼圖,拼湊出不同的擺法。這樣他們開始可以看見到他們在平面上產生的東西,令他們的構想變得立體化。比如圓形、正方形、菱形、梯形這些可被再組合的形狀,同學用他們拼出不同的分區 (Zoning) ,然後再變成立體。舉例說,其中一組同學運用人流作構思方向,用一個線性、放射性又或者是聚焦性的這些方向來設計出一個空間。

 

除了這個方法外, 我也讓他們聯想一些不相關的東西,來放進平面圖做一個隨意 (Random) 的構思 (Brainstorming) 。例如有一組的同學,他們最初將「齒輪」和「彈珠機」放進去,然後他們不斷試了些隨意的東西後,發現一個形狀是不錯的,就是一個「蛋的玉子」。他們將「玉子」夾在一起,形成一個兩層的空間。我們發現,每一組都有各自的方法,將開始的方案,在一個平面圖上面實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