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勝陽老師、蕭孟婷老師
(原刊於HK Educators’ Club的Edu Insights專欄)
你覺得自己具有足夠創意嗎?每個人都具備創意力,但在成長過程不斷被削弱,尤其香港教育過分重視考試,不問求學過程,只求答案。學生為求佳績,重覆操練、背誦答題框架和標準答案,逐漸形式墨守成規的思考方式。一旦遇到新的難題,則無法變通,這情況常見於成績稍遜的學生。
然而,標準化的教育並不合時宜。面對烏卡(VUCA)時代的來臨,世界正處於波動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 及模糊性(Ambiguity)的狀況,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學生更需要具備靈活變通、敢於創新、尊重包容等特質,以適應時代的轉變。
設計思維的體驗之旅
設計思維的概念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初將設計引入科學和工程領域中,後來應用在建築與都市規劃等範疇。有別於目標為本的思考方式,設計思維強調以人為本,主張從使用者的需要出發,掌握問題所在,繼而設計不同產品、服務和體驗,解決日常生活以至整個社會的大小問題。
敝校早前參與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舉辦的「啟迪創新習作」,培育學生的創作意念和多元思維。在設計師團隊引導下,10 多位中五學生需分組設計及製作玩具,目標是讓中四學弟妹從遊玩中學習通識科「能源科技與環境」的概念知識,並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設計思維的第一步是以同理心(Empathy)了解用家的需要。我們先安排各組訪問不同中四同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六何法(尤其不斷問「為什麼」)、細心觀察對象的情感及行為,深入了解用家的的遊玩喜好。在蒐集所需資料後,組員要整理訪問內容,清晰定義(Define)用家的特徵、需求,以及有這樣需求的原因,並進一步思考「我們可以怎樣」(How-might-we)回應用家的需要(見圖一)
圖一
然後,進入發想(Ideate)階段,各組組員運用腦力激盪法,在便利貼上寫上各種設計點子,例如玩具的類型、故事背景和玩法等(見圖二)。學生在此階段無需理會設計可行性或能否達到目標,盡情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導師會從旁營造友善的發言環境,提醒組員之間不可批評對方的意念,以免發言時有所顧忌,影響參與積極性。在發想結束後,各組訂立一些投票準則,例如最可行或最喜歡的,選出較高票數的 2 至 3 個玩具設計方案,然後付諸實行。
圖二
其後,各組利用紙張、普通文具和 3D 打印等簡單工具建立模型(Prototype),再邀請其他組別測試(Test)玩具是否回應到用家的需要(因疫情關係未能安排中四學生測試)。若測試時發現問題,便作出修正,甚至要「砍掉重練」,務求達到更完美的效果。
教學相長 反思教育
其中一組學生嘗試改良大富翁的玩法,以興建較多能源廠房作為勝利條件。有組員認為棋盤的每一格都應加上該國家的簡介,加強遊戲的教育意義;但有人則堅持此舉會削弱遊戲吸引力。雙方一度處於膠著狀態,各有道理。最終他們求同存異,代入玩家的角度,決定把國家的能源發展大事放在事件卡(抽取獎賞或懲罰),在教育意義和趣味性之間取得平衡。(見圖三)在設計遊戲時,學生難免會爭持不下,而這些貌似絆腳石的衝突卻成為他們往後設計重要的踏腳石,皆因建設性的爭論能提升他們的同理心,有助設計一件適切對象的產品。
圖三
設計思維活動不僅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及同理心,亦有助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以一個小片段為例,學生們設計了兩枚骰子,分別為正數 1–12 以及負數 1–6(見左圖),忽然有一名學生問及有關骰子機會率的問題,更引來其他組員和導師研究一番。一直以來,學生慣以學科區分知識,彷彿每一個學科都是獨立、毫無關連,但原來跨學科學習不需要刻意營造,而是偶發性出現在教學現場。
縱使通識科著重把知識融會貫通,但始終亦會受制於其課程框架。透過設計思維的訓練,學生從構思點子至動手製作遊戲,當他們面對自己辛勞的成果時,自然會有更大的成功感及好奇心,會對製成品作更深更廣的思考。他們或會稱這些為「無聊想法」,但想法背後反映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追求知識的基礎,樂見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及實踐各科知識。
了解設計思維的概念後,下一步呢?
設計思維能夠透過不斷學習來激發。要成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關鍵是相信個體都擁有未被激發的創意力,並有能力用天賦創造無限可能性。在培養過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一名促進者,例如調節活動流程、處理組員的紛爭,以及分享個人經驗等,主要的學習部份則交由學生自主處理,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後,創意思維、同理心、好奇心等都是實踐社會創新的必要元素。現今社會問題多不勝數,人們對一貫的解決方法司空見慣,卻總是未能治標治本,而社會創新則嘗試為問題帶來另一出路,猶如三隻小豬面對大野狼時,或許應重新審視小豬們房屋的結構形狀,又或嘗試設計防止大野狼來襲的裝置,而非單單更換房屋的質料般。若想下一代懂得通權達變,促進社會進步,你不妨運用設計思維的原理,思考怎樣透過教育回應未來社會的需要。